【識專題】你有「信」嗎?
4.2
有沒有想過自己現在做的、所表達的,是憑藉甚麼作為依據?是日日如是的生活?是人云亦云的想法?還是心中真的有一樣想法,推動著自己不能不做?是次專題,訪問了四位不同範疇的專業人士,看看我們內在的「信」。
究竟他們的人生經驗及個人看法是如何同「信」有關係,亦如何影響著他們的行動,這裡會逐一剖析。E:鄭辰艷(Miss Evelyn Cheng),劉卓威(Jacky Lau),N:李恩霖(Napolia Lee),J:梁廸倫(Dylan Leung),K:李衛銘(Ken Lee)
【李衛銘(Ken Lee)】
E:在這實踐上,有沒有遇到甚麼挑戰?
K:不是沒有挑戰,而是有更新的體會。像因為坊間命理一些說法有許多是有偏差的,而且不合時宜的,例如南方意頭上的諧音,這些都會讓玄學披上迷信的色彩。相反,這會讓我更有動力,想重新演繹並用哲學角度去推論相關玄學的內容。
E:這的確很有趣,把挑戰看成一種新的體會。但許多人實行「信」時不能堅持到底,你對此有何看法?
K:如果不能將「信」堅持到底,很可能就是這個所「信」的觀念不夠完整,在面對某些問題、或某些場合時無法據其道理來處理,於是這個「信」,就被動搖了。我比較幸運,自小有機會接觸中國玄學,一個集哲學、統計學、心理學、等的綜合科學,加上數千年的生活智慧洗煉,即使到了今時今日,這個「信」仍然相當完整,相當有啟發性。
E:的確,「信」是應該經歷考驗,我想行動是受「信」的影響,同時亦可看到它為我們帶來甚麼後果。而這種對「信」的說法很特別,觀念的完不完整,也會讓此難以實踐。那你對「信者得愛」有甚麼看法?
K:我深深感受到玄學幫到人,我學習了玄學30年,深明誤解影響了行動、決擇,既相信玄學,選保持謹慎態度,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,不能盲信玄學,但玄學並非迷信。我的工作是傳遞信息的工作,因此要把玄學亂離了迷信、畫符、念咒,還原它原有的面目,讓它可以對社會有一貢獻,這也可說是「信者得愛」的一種方式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李衛銘(Ken Lee)大師,開設「堪輿命理研究所」,對中國傳統玄學一絲不苟的研究態度,把原來神秘的玄學,還原為有系統、文化涵養的綜合科學。
#李衛銘 #KenLee #你有信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