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星期一, 4 月 28日, 2025
【識專題】馬斯洛需求理論與社會・ 生理需求 1.1

【識專題】馬斯洛需求理論與社會・ 生理需求 1.1

撰文:鄭辰艷

馬斯洛金字塔,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的。我們可以想像人就像所有生物,不論動物或植物,都一定要有陽光、水、空氣、礦物質和土壤等營養,缺一不可,才會成長得健康,因此生理需求是必須的。

 

1、最基礎的需要——生理需求

借鑒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來看一下,什麼是生命成長的五大營養,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生理層面的需求也不同。就像「玩」,很多家長在孩子1歲的時候,非常支持並主動帶著孩子到處去玩,用各種方式玩。但是等孩子6歲上學後,「玩」就變得有條件,甚至是有罪惡感的事情。「玩」是孩子的本性,玩學本來就是一體的,如果我們非要違背孩子的本性需求,就無法給到孩子成長需要的營養。從這點可看出,人類在不同角色對同樣事物會有不同看法--施予(Give)及吸取(Take)這些基本需要也會隨著這兩者的變化或在不同人生階段而有所變化,這可從前面所說的「玩」,當子女日漸成長,變成家長角色,對「玩」這基本需要也會起了變化。

 

無可否認,生理需求必定是人類一定要處理,這亦是最基本要求。至於在現代文明社會發展至今,這種需要是可以忽視?答案相信是不能,但現今社會物質豐盛,在該方面需求是相對較以前易於應付,只不過人對該需求的標準亦有所提升,因此社會發展穩定,可能仍要解決資源分配與該需求的幸福感之平衡。

Related Posts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