攢文:Boaz
原因一:
其實,恆大支高倍槓桿理論上是很穩陣的,只是疫情原因一次清袋。
原因二:
疫情興起,令大家都覺得「在家工作」同「宅經濟」是完全可行,再加上美團、淘寶已經很穩定,可以應付到新增的線上生意需求,恆大這類地產股自然沒法子。
原因三:
因此,恆大突然轉型要賣智能電車,其實顯示背後有很大問題。
大眾笑他們傻,但他們其實只是對了一半:因知智能電車可以找到人注資;但真正問題是:2019年中,已經有新聞探討過中央對電車的政策--電車生產不規範,要整頓,不會那麼快再批新電車廠(生產資質)申請。
而恆大的電車,基本上係以借屍還魂 的方式實行。製造廠是靠買起了一間細廠來拿新能源牌,牌子同技術就靠收購國外瑞典NEVS(前紳寶汽車的殘存電車研發部的殘存公司⋯⋯)。
原因四:
而家國內的地產股,都是重災區。
去年以來,恒大已先後收購國能電動汽車瑞典有限公司(NEVS)股權、卡耐新能源58.07%股權、科尼塞克20%股權、湖北泰特機电70%股權、英國Protean电機等公司。
被約談的12家房企分別為碧桂園、恆大、萬科、融創、中梁、保利、新城、中海、華僑城、綠地、華潤和陽光城。有關部門的目的無非就是讓房企去槓桿、降負債、預防系統性金融風險。